一、出口表现亮眼,“新三样”成增长引擎
2025年1-2月,安徽省“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31.9亿元,同比增幅98.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3.7%。其中:
锂电池出口61.6亿元,同比增长232.5%,技术突破推动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出口36.2亿元,奇瑞等龙头企业贡献突出,整车出口量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
光伏产品出口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同比下降7.9%,但高附加值产品仍保持竞争力。
此外,安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七成,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与“新三样”协同发力,形成“绿色制造+高端智造”双轮驱动格局。
二、产业布局深化,全链条优势凸显
安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储能”的产业闭环:
新能源汽车:奇瑞、江淮等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2024年奇瑞出口量达114.4万辆,五年增长十倍,其最新发布的“猎鹰智驾”技术实现油电车型全球通行。
锂电池:阜阳界首市打造锂电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安徽南都华铂公司年处理废旧锂电池能力达7.5万吨,综合利用率超98%,并与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光伏产品:颍上县安徽赛拉弗公司研发的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4.5%,产品畅销海内外,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安徽已集聚7家全球光伏玻璃龙头企业、4家光伏电池片企业及多家储能领域“小巨人”企业,形成“发-储-用”一体化生态。
三、政策赋能,护航企业“出海”
安徽省委、省政府通过多项举措支持“新三样”发展:
技术改造: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超1000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工厂建设;
出海服务:成立“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搭建抱团出海平台,强化中资企业海外协作;
通关优化:合肥海关为新能源产品定制监管方案,压缩通关时间,助力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2024年,安徽进出口总额达8648亿元,排名跃居全国第9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四、挑战与未来:向“新”而行
尽管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安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联合拓展应对挑战:
商务部专家建议,徽商需强化产业链协作,从“单打独斗”转向“集群作战”;
阜阳、滁州等地聚焦“新三样”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加速,安徽“新三样”将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4月,综合政府报告及企业公开信息)
本文由作者笔名:百晓生 于 2024-06-12 14:25: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