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春日的黄山市,茶山叠翠,非遗茶香浸润城乡。近年来,黄山市以“茶旅+非遗”为突破口,推动传统茶业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科技创新等方向转型升级,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多元融合的跨越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非遗技艺“活态传承”,沉浸式体验赋能文化认同
黄山市深挖茶文化底蕴,将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旅资源。在祁门县,祁红非遗手工坊通过展示区、体验区和品鉴区,让游客亲身参与采青、揉捻、发酵等工序,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2025年,该县计划推出“祁境寻茶之旅”等精品路线,进一步延伸红茶产业链。与此同时,徽州区谢裕大茶博园开设非遗制茶工坊,吸引超6万人次研学游客,学生们在茶农指导下采茶、制茶、品茶宴,深度体验徽茶文化的千年传承。
茶旅融合“多维创新”,全域业态激发消费潜力
依托优质茶园生态,黄山市打造多条茶旅融合线路。黄山区推出“春山问茶”72小时沉浸式体验,游客可穿梭于猴坑村核心茶园,探秘太平猴魁的“猴韵”奥秘,或在谭家桥镇体验采茶、手工制茶,于湖光山色间细嗅茶香。汤口镇茶主题民宿将茶山景观与非遗传习结合,推出观日出、采茶游学、茶道礼仪教学等活动,让“住茶宿、学茶艺”成为新时尚。此外,祁门县引入“数字游民”社群,通过祁民公社项目构建“边工作边生活”的茶旅生态圈,吸引年轻人以创新思维反哺乡村产业。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数字化驱动产业升级
在传承非遗的同时,黄山市以科技重塑茶产业生产力。祁门县生态示范茶园引入5G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虫情监测、气候分析、自动化灌溉等精准管控;歙县茶园运用无人机施肥,效率提升数倍。2024年上线的黄山市茶产业大脑平台,通过溯源二维码、数字茶园管理等模块,保障茶叶品质并助推品牌溢价,目前已在徽州区全面推广。黄山谢裕大茶叶公司新建智能化生产线,以“乐高式”模块化设计实现制茶工艺标准化,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成果与展望:综合产值攀升,乡村活力迸发
2024年,黄山市茶叶综合产值达283.5亿元,茶旅融合带动核心产区猴坑村等地的游客量同比增长30%。未来,黄山市将继续深化“茶+非遗+文旅+科技”立体模式,通过全域无农残茶园建设、国际茶文化节举办等举措,打造世界级茶文旅目的地,让千年茶香焕发时代新韵。
本文由作者笔名:百晓生 于 2015-03-05 15:46: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