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招商对接会在合肥举行。会上,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该联盟将依托RISC-V开源架构,构建覆盖“芯片设计—车规认证—操作系统—应用生态”的全链条创新平台,推动国产汽车芯片实现自主可控,助力安徽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一、联盟成立背景与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安徽省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已形成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研发创新的全链条生态体系。然而,汽车芯片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部件,仍面临“卡脖子”风险。
“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的成立,旨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以RISC-V开源架构为基础,突破芯片设计、车规级认证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国产化芯片应用生态。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国内汽车芯片自主化产业链的空白,也为安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核心支撑。
二、全链条创新平台建设重点
芯片设计:基于RISC-V开源架构,开发高性能、低功耗的车规级芯片,满足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场景需求。
车规认证:联合第三方机构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认证体系,确保芯片可靠性及安全性。
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搭建开放式操作系统平台,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应用开发,形成“芯片+系统+生态”的协同创新模式。
三、安徽汽车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
安徽近年来通过“首位产业”战略布局,已集聚蔚来、长安、江淮等头部车企,并形成“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8万辆,同比增长63.2%;2024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再增35%,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强化创新引领,通过“1+N”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体系,推动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与产业链协同。此次联盟的成立,正是安徽深化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关键一步。
四、未来展望
联盟计划在三年内实现RISC-V架构车规芯片量产,并推动国产芯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同时,安徽将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能源、交通、云计算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打造“车能路云”产业新生态,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贡献“安徽方案”。
此次对接会还吸引了300余家产业链企业、高校院所及金融机构参与,现场达成多项技术合作与投资意向。随着“开元汽车芯片创新联盟”的落地,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
本文由作者笔名:百晓生 于 2020-03-26 16:03: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