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芜湖市弋江区漳河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作为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农排区域防洪排涝的关键防线,该工程涵盖老北港泵站、淮兴泵站改建及大河桂泵站新建三大核心项目,计划于2026年主汛期前全面完工,届时区域防洪标准将显著提升。
重点泵站建设进展
老北港泵站
原址改建工程自2024年10月启动,目前水下工程已完工,泵站设计流量提升至1.2立方米/秒,预计2025年5月底具备排涝条件。该泵站曾因流量不足导致2016年、2020年汛期险情频发,升级后将彻底解决石硊圩堤渗漏隐患。
淮兴泵站
同步施工的淮兴泵站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倒计时,建成后将与老北港泵站形成联动,增强区域排涝能力。施工方采用“防战结合”策略,确保工程安全与进度双达标。
大河桂泵站
位于漳河上游的大河桂泵站新建工程自2024年8月开工,目前水下主体结构施工接近尾声,预计一个月内封顶并启动基坑回填,2026年汛前全面投用。该泵站作为二标段核心工程,将大幅提升城南圩、石硊圩138平方公里区域的排涝效率。
工程全局规划与保障措施
背景与目标
漳河流域因2016年、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暴露排涝短板,弋江区于2023年成功申报中央国债支持,系统推进11座排涝站及13座防洪闸改造,总投资达14.69亿元。
质量管控
芜湖市质监站近期开展专项检查,强化工程实体质量及参建单位责任落实,确保国债项目优质高效推进。
民生效益
工程通过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及泵站升级,直接保护周边农田、村庄及高新区安全,预计减少洪灾经济损失超亿元。
倒计时下的“安全防线”
当前正值汛前施工黄金期,弋江区农水局联合施工方采取“超前谋划、昼夜抢工”模式,同步推进防汛准备与工期提速。工程竣工后,区域排涝能力将提升30%以上,为芜湖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筑坚实屏障。
本文由作者笔名:百晓生 于 2016-08-15 14:00: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