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校园贪腐案件: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原校长赵孟锁等人通过截留、套取、挤占等手段,侵吞学生食堂食材费高达420万元,占该校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总食材费1072万元的40%。这一案件暴露出校园食品安全和经费管理的严重漏洞。
贪腐手段:虚报、亲属垄断供货
调查显示,赵孟锁将食堂食材供应权指定给其亲弟弟赵某亮,并通过虚报采购量、伪造出入库单据等方式套取资金。例如,监控视频显示某日未采购猪肉,但入库单却登记了200斤猪肉。此外,食堂负责人亢某(赵孟锁前同事)协助制作虚假销货清单和税票,三年内套取资金161万元。
学生健康受损:食材以次充好
被侵吞的资金导致食堂食材质量严重下降。校方为填补缺口,长期使用低价劣质食材,菜品以素代荤、营养不足。据统计,真正用于学生餐的实际支出不足总经费的60%,学生健康受到威胁。
查处与整改:制度漏洞暴露
案件曝光后,赵孟锁被“双开”,其违法行为被收录于反腐专题片《护航》。山西省纪委监委推动校园餐专项整治,要求学校整改财务管理制度,引入家长监督机制。目前,汾西二中食堂已实现“刷脸支付”和家长参与后厨工作,餐费使用透明化。
反思与警示:校园食品安全需长效监管
该案反映出部分学校负责人将食堂视为“摇钱树”,利用监管漏洞谋取私利。专家呼吁加强校园经费审计、完善供应商招标制度,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采购全流程透明化,杜绝类似问题重演。
此次案件不仅揭开了校园贪腐的冰山一角,也为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敲响警钟。如何让每一分“口粮钱”真正惠及学生,仍需制度与监督的双重保障。
本文由作者笔名:安徽百晓生 于 2017-01-19 14:28: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