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 正文

昔日“煤城”蝶变“美城”:淮北探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新路径‌

  

  2025年4月9日 安徽淮北

  春日的淮北,绿意盎然与工业活力交织。这座曾以煤炭资源闻名的城市,正以“追新逐绿”的魄力书写转型答卷。今年3月底至4月初,总投资超150亿元的融汇高端新材料、乙基胺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标志着淮北在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治理的双轨上加速前行‌。

  产业转型: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共兴”

  淮北市以“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淮北矿业集团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技术,建成全球最大乙醇生产装置(年产60万吨),并延伸出“煤—焦—氢—醇—酯”精细化工产业链;其全资子公司碳鑫科技的乙基胺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万吨,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跃升‌。

  临涣化工园区通过招大引强实现突破:安徽瑞柏新材料逆势增长,2024年出口额超9亿元,成为冰醋酸等化工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国轩象铝科技建成皖北首家新能源动力电池轻量化箱体制造基地,与吉利、奇瑞等车企深度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

  生态治理:从“黑色疮疤”到“城市绿肺”

  曾经的采煤沉陷区经系统治理,蜕变为绿金湖、朔西湖等生态公园。淮北累计投入160亿元治理沉陷区20余万亩,形成3万余亩中心湖带,构建“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水系格局。农行安徽分行通过绿色金融支持,为绿金湖治理提供9亿元专项贷款,助力生态修复与城市面貌焕新‌。

  创新驱动:技术赋能与金融支撑并举

  淮北市聚焦“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推动企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5.8%,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18%‌。安徽瑞柏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提升附加值,国轩象铝引入智能焊接与精密检测技术,实现制造精度与效率双提升‌。金融支持方面,政银企合作模式为重大项目提供长期资金保障,如绿金湖治理项目获14年期贷款,成为产融结合的典范‌。

  未来展望:锚定“生态立市”蓝图

29.png

  淮北市明确“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定位,计划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市委书记汪华东表示:“工业是根基,但绿色发展是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淮北样本’。”‌

  从“煤城”到“美城”,淮北以破茧之姿诠释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韧性,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