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安徽省林业碳票首发仪式在黄山举行,滁州皇甫山国有林场等5家单位获颁首批省级林业碳票,标志着全省1.9亿吨林木碳储量正式开启市场化转化进程。其中,皇甫山林场凭借2.76万亩森林监测期产生的23.25万吨碳减排量,与徽商银行达成首单碳票质押融资合作,获得2100万元授信额度。"这笔资金将用于全生命周期森林经营,让碳汇资源持续增值。"场长刘绪香在签约现场表示。同步获证的宣城宛陵林场、黄山祁门西武岭林场等主体,其碳票项目覆盖滁州、宣城等5个森林资源富集区,总减排量达30.0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涉及零碳景区建设、生态司法补偿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此次改革突破源于安徽长达四年的制度探索。自2021年起,滁州、安庆等地先后试点"碳汇+国储林""碳汇+司法"等创新模式,淮北某企业曾斥资72万元购买6000吨碳票履行减排责任,宣城备案交易14万吨碳汇创长三角单笔最大规模。随着《安徽省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近期出台,全省统一了碳票计量标准与交易规则,明确碳汇可抵销企业碳排放、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等场景。省林业局数据显示,全省1.5亿吨森林碳储量占植被碳库79%,未来三年计划培育50个碳中和示范场景,推动碳票"化整为零"接入碳普惠体系,引导公众日常消费参与碳减排。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战略驱动下,安徽正构建"监测-核证-交易-应用"的生态闭环。黄山景区已试点碳票抵销门票机制,大别山区竹林碳汇与"以竹代塑"产业深度耦合,滁州探索"碳票生态贷"金融产品创新。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通过"制度设计+场景创新+试点示范"三维发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力争2027年实现年度碳汇交易量突破百万吨,为全国碳汇市场建设贡献"安徽方案"。
本文由作者笔名:安徽新闻网 于 2024-08-06 14:06: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