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市市场监管局召开“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科技局等7家单位联合通报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成效,并发布《2024年淮北市知识产权工作白皮书》。会议聚焦专利审查、商标保护及跨部门执法协作等领域,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专利审查机制,加速高价值专利培育
淮北市通过优化专利预审服务、缩短审查周期,推动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3001件,同比增长13.6%,PCT专利申请量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核心技术专利储备库,开展专利导航工程,引导企业布局高价值专利组合。同时,深化高校专利盘活工作,完成436件存量专利建档,推动31件专利实现转化应用。
二、强化商标全链条保护,护航区域品牌发展
2024年,全市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04件(含地理标志侵权24件),新增注册商标2501件,“淮北麻鸡”等品牌入选重点保护名录。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文旅等单位开展地理标志专项执法,并建立商标恶意注册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监测和跨区域协作,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三、深化执法协作机制,构建“严快大”保护格局
淮北市强化行刑衔接与司法协同,法院系统全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73件,审限内结案率达99.6%;检察机关推行“一案四查”机制,综合审查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线索,发布典型案例强化司法震慑。此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护航创新”专项行动,依托技术调查官和快速维权站,实现侵权线索24小时响应、复杂案件联合督办。
四、推动成果高效转化,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全市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231笔,融资金额41亿元,惠及中小微科技型企业160余家。金融监管部门联合银行机构推出“专利贷”“商标贷”专项产品,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降低融资门槛。相山区试点建设专利转移转化数据库,前三季度完成质押融资7.239亿元,盘活闲置专利120余件。
下一步计划
淮北市将启动知识产权保护“护航2025”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领域立法研究,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并探索长三角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强保障。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雅 于 2017-05-17 14:04: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