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全流程1天办结、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攻坚行动化解超千件政企纠纷……近年来,安徽省将政务诚信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通过创新政策兑现机制、打造智慧政务体系、构建全链条监督闭环等举措,推动政府履约践诺从“软约束”变为“硬任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皖事高效、徽常服务”的政务品牌温度。
流程再造: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
在滁州市经开区,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皖企通”平台提交项目审批材料后,当天就收到涵盖环保、用地、消防等17个部门的联合预审意见。“过去要跑两个月的手续,现在三天就能拿齐开工许可。”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样的效率提升得益于安徽省打造的“全省一单”权责清单体系,通过梳理公布省市县三级统一的3278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将审批材料精简30%以上,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互认。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政策兑现慢、兑现难问题,安徽省创新建立“惠企政策直通车”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自动抓取企业纳税、社保、专利等信息,智能匹配政策条件,实现“政策找人”。2024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超80亿元,其中近六成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直接拨付。
监督闭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
在芜湖市企业服务大厅,每个办事窗口都设置了“营商环境监督二维码”,企业扫码即可对服务质效进行实时评价,数据直通省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测平台。这套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监督一张网”,已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审批超时、承诺不兑现等问题3200余件。
安徽省还建立政府履约践诺“红黄蓝”预警机制,将招商引资协议、涉企规划许可等6类行政协议纳入法治化监管。通过专项审计、法治督察、营商环境体验官暗访等方式,对全省16个地市开展履约情况“全面体检”,2025年以来推动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1563件,涉及资金超50亿元。
制度保障:从“个案解决”到“长效赋能”
为固化改革成果,《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政策兑现七日办结”“新官必须理旧账”等创新实践上升为法律规范。全省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制度,建立2000余人的公职律师队伍,确保每项涉企政策合法合规。在2025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中,安徽政务服务满意度跃居全国第9位,较上年提升4个位次。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安徽省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试点政策兑现“智能合约”区块链应用,探索建立营商环境数字化评价模型,以政府履约的确定性增强企业发展的预期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周 于 2018-07-25 13:04: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