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安徽热点> 正文

‌合肥:千年文脉浸润下的文化名城

  合肥:千年文脉浸润下的文化名城‌

  作为拥有4000年文字史、3000年建城史的江淮古城,合肥以“三国故地、包公故里”著称,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出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2025年,合肥通过文旅融合与创新转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地标。

  一、历史地标承载城市记忆

  ‌淮河路步行街‌:这条始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古街,曾是南宋城中水系枢纽与明清庐州府商业中心,如今仍保留商居交织的市井风貌。改造后的步行街对标上海南京路、南京夫子庙,融合传统建筑与时尚消费场景,成为安徽首个国家级步行街提升试点‌。

  ‌逍遥津公园‌:公元215年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古战场遗址,园内至今留存三国文化雕塑群与历史展馆,游客可在此感受“金戈铁马”的三国风云‌。

  二、文化名人精神传承不息

  ‌包公文化‌:作为包拯故里,合肥通过包公祠、包公园等载体弘扬清廉文化,打造“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展演、地铁文化墙等现代传播项目,让“铁面无私”的包公形象深入人心‌。

  ‌淮军文化‌:晚清淮军诞生于此,李鸿章故居、刘铭传纪念馆等遗址记录着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历程,淮军将领推动洋务运动的开放精神至今影响城市发展‌。

  三、非遗与民俗活态传承

  ‌巢湖民歌与庐剧‌:巢湖民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悠扬曲调传唱渔耕生活;庐剧作为地方戏曲瑰宝,通过《梁祝》等经典剧目展现江淮方言的独特韵味‌。

  ‌纸笺加工技艺‌:传承千年的传统工艺,通过“描金粉蜡笺”等作品亮相国际文博会,成为合肥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名片”‌。

  四、红色基因与创新精神交融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瑶岗村的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陈列大量珍贵文物,与延乔路、习友路等红色道路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井庄改革印记‌:作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肥西小井庄纪念馆记录着改革开放初期的创新实践,与合肥“科创之城”的现代基因一脉相承‌。

3.png

  五、文旅融合激活古城新貌

  ‌罍街沉浸式体验‌:通过古装NPC互动、非遗美食市集等场景,再现老合肥市井生活,夜间经济带动文旅消费增长30%‌。

  ‌安徽博物院科技赋能‌:全息投影技术让青铜器纹饰“动起来”,虚拟对话包拯、胡适等历史名人,年轻观众占比提升至65%‌。

  合肥正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现代文旅产品转化。2024年以来,合肥先后获评“中国研学旅游标杆城市”“亚洲100热门目的地”,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突破12%‌34。这座兼具“科里科气”与“文里文气”的城市,正在新时代续写千年文脉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