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传来消息,近日安徽出台新政策,旨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全力助推 “三地一区” 建设,促使各类要素加速向重点领域汇聚。
在新印发的《关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促进 “三地一区” 建设的意见》中,紧密围绕 “三地一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战略定位,兼顾发展与安全,凭借精准的空间保障举措,为其注入强大空间动能。
政策着重聚焦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强化科创空间保障。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编制合肥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前瞻性谋划环巢湖地区空间规划,优化功能布局,为合肥滨湖科学城预留充足发展空间。推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布局,实现与南京、杭州、武汉都市圈等创新空间协同联动,与沪宁、沿江创新带相互协作,助力高水平创新平台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建。对于未来大科学城、国家实验室以及其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项目建设,经评估后可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以此保障科技创新空间,有力支撑打造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滨湖科学城,拓展 G60 科创走廊。在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方面,建设用地增量将优先用于科创空间,合理预留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深地探测等领域产业化发展空间,确保科技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得以落实。同时,优化城市创新空间,统筹安排并复合布局科创、居住、办公、商业、文化、教育等用地,提升空间品质。探索制定混合土地用途设定规则,推进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结合城市更新,扩容升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构建科创社区和 “创新 + 生活” 空间。
在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方面,政策致力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确定产业、居住、公共设施等用地比例,引导产业集聚,实现职住平衡。为满足新兴产业空间需求,支持市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谋划未来产业先导区,探索落实细化工业用地控制线,全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绿色食品等战略性产业的空间需求。还可预留一定比例的用地和建筑规模机动指标,用于本地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鼓励城市存量空间优先服务新兴产业发展。
本文由作者笔名:安徽新闻网 于 2025-08-13 19:30:52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