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正文

安徽淮南职工维权遭强制送医引关注 官方成立联合调查组

  

  2025年4月9日‌——近日,安徽省淮南市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工张某(化名张坡)因工伤待遇维权被强制送医事件持续发酵。淮南市联合调查组于4月5日通报称,已启动全面调查,涉事单位及公安部门的行为合法性成为舆论焦点‌。

  事件经过‌

  工伤与待遇争议‌

  张坡于1999年因井下作业被失控矿车撞伤,鉴定为五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扣除社保后实发1900余元。因认为津贴标准过低,他自2020年起多次向企业及相关部门反映诉求,并通过网络曝光维权‌。

  强制送医与拘留‌

  2024年6月2日,张坡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门前维权时与工作人员发生纠纷,随后报警。淮南市公安局龙禹派出所民警将其强制送往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检查,住院期间被禁止家属探视。22天后,张坡被接出院并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8日‌。

  司法鉴定结果‌

  张坡申请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显示,其智力正常(IQ:117分)、无精神疾病症状,诊断仅为“灾难性经历后的持久性人格改变”,且具备完全受处罚能力。专业人士指出,鉴定结果证实其被错误认定为精神疾病患者‌。

  官方回应与社会质疑‌

  联合调查组介入‌

  淮南市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成立由市检察院、司法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承诺依法依规处理,并公布调查结果‌。

  程序合法性争议‌

  舆论质疑民警强制送医行为涉嫌滥用职权,且医院在无家属同意下限制患者自由的做法违反医学伦理‌。

  专家与公众呼吁‌

  法律界人士强调,公权力机构应严守程序正义,避免将维权行为污名化‌。公众则期待调查组彻查涉事民警、医院及企业责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事件影响‌

  该事件引发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的反思。淮南市近年曾通过法律援助、仲裁调解等途径解决多起劳资纠纷‌,但张坡案暴露了维权渠道不畅、公权力越界等问题。当前调查进展备受关注,其结果或成为当地法治建设的重要风向标‌。

26.png

  (注:截至发稿,联合调查组尚未公布最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