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发布> 正文

中美关税博弈升级:125%税率成转折点 中方宣布不再跟进‌

  

  2025年4月12日,中美贸易战迎来历史性节点。继美国政府于4月10日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125%后,中方于次日宣布对等反制,但明确表态“不再陪美国玩关税数字游戏”‌。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对抗,在突破经济规律极限后,正式进入“非对称博弈”阶段。

  事件背景:美方加码关税至125%‌

  4月10日,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覆盖电子、机械、纺织品等核心领域‌。美方宣称此举旨在“平衡贸易逆差”,但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通过供应链转移至东盟、墨西哥等第三方,实际经济效果存疑‌。美国商会警告,此举将导致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8000美元,并威胁120万制造业岗位‌。

  中方反制:对等加税与战略切割‌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同步启动《不可靠实体清单》深度执法,对16家配合美方制裁的企业实施供应链精准打击‌。公告首次明确提出“若美方继续加税,中方将不予理会”,标志着中国从被动反制转向战略切割‌。

  法律依据‌:援引《关税法》《海关法》《对外贸易法》及国际法原则,强调反制措施的合法性‌。

  经济逻辑‌:125%税率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空间,继续加税仅成“数字符号”‌。

  中方战略转向:从关税战到多维博弈‌

  中方此次回应凸显三大战略重心:

  制度性反制‌:通过不可靠实体清单和出口管制,直接打击美企在华供应链,例如德州仪器半导体原料库存仅剩三周‌。

  内循环强化‌:京东数据显示,国产手机搜索量72小时内暴增483%,深圳华强北3万商户集体下架美国芯片,形成“消费卫国”浪潮‌。

  数字经济突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在89国建立清算通道,直击SWIFT系统命门,削弱美国金融霸权‌。

  国际影响: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欧盟反应‌:27国财长全票通过对美25%报复性关税,德国经济部长称“欧洲不再为美国错误买单”‌。

  企业迁徙‌:宝马宣布追加沈阳工厂50亿欧元投资,波音在华37%市场份额全面让渡中国C919客机‌。

  市场震荡‌:中方反制措施导致美股三天蒸发10万亿美元市值,被高盛称为“资本对美决策能力的集体否定”‌。

  专家观点:关税战的终局与启示‌

  经济规律不可违‌:哈佛大学研究显示,美国加征关税的81%成本由本土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中国通过转口贸易维持对美出口韧性‌。

  战略定力决胜‌:中国以3.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全产业链优势和14亿人口市场,构建起“抗压矩阵”‌。

  历史隐喻‌:商务部发言人引用“马奇诺防线”比喻,指美方传统关税手段在数字经济时代已形同虚设‌。

  未来展望:科技自主与全球治理‌

  中方明确将资源倾斜至科技攻坚,北斗导航打破GPS垄断、特高压输电掌控全球84%专利等突破,标志着“以战促升”战略进入新阶段‌。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已用数字时代的‘无形关税’完成战略包抄。”

7.png

 

  125%关税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美博弈的本质变迁:一方困守单边霸凌的旧剧本,另一方正以制度创新和科技突围书写新秩序。这场较量,终将证明“谁在顺应历史,谁在对抗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