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 合肥讯 近期,合肥市多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进入施工关键阶段,通过加大建设力度、创新管理模式,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的住房难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引领:锚定目标强化供给
合肥市“十四五”期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力争新增供应量占商品住房总量的30%以上。通过利用集体用地、企事业单位闲置土地、园区配套用地等多元渠道扩大房源供给,并明确租金标准不高于同地段市场租金的90%,户型以70平方米以下为主(占比超80%),同步建设少量三居室满足多孩家庭需求。
项目提速:重点工程进展显著
新桥科创示范区
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承寓·栖熙里”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规划13栋中高层住宅,建成后可提供1026套房源。同期,“承寓·桐华里”项目应用BIM、装配式等智能建造技术,目前主体结构验收完成,外墙、室内装修及管网施工进度均超60%,计划2025年11月竣工。
东部新中心
商机厂租赁住房项目正处于施工黄金期,每日投入300余名建设者推进工程,样板间开放活动展示的A1至A4户型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广受新市民好评。项目定位“人才友好型社区”,助力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
经开区与高新区
经开区累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05万套,天门湖、清鸿里等项目已投入运营,服务企业近300家。高新区则通过“智慧化配租平台”实现15分钟通勤圈,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配套公寓等服务覆盖超3000家企业。
服务升级: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合肥市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财政奖补和金融支持,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同时,保障性租赁住房全面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配套开展文娱活动、提供管家式服务,营造“家”的归属感。
展望未来,随着九龙园租赁住房等一批项目陆续交付,合肥将进一步织密住房保障网,为新市民、青年群体托起“稳稳的幸福”,为城市人才战略和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纪晓岚 于 2017-10-25 14:2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