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安徽热点> 正文

蚌埠高新区:技术赋能 链式跃升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乘势腾飞‌

  

  2025年4月14日‌

  作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的重要落子,蚌埠高新区正以技术革新为引擎,加速构建“龙头引领+链式协同+绿色智造”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圈。今年一季度,区内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产值同比增幅超35%,关键技术突破、重大项目投产、产业链协同效应等多重动能持续释放‌。

  核心技术突破 填补产业空白‌

  在安徽武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内,国内首条高端汽车玻璃生产线已实现满负荷运转。2024年12月,企业成功下线安徽省首片自主生产的高端汽车玻璃,一举打破省内汽车玻璃依赖外省供应的历史‌。目前,企业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0万套汽车玻璃的产能,为蔚来、比亚迪等车企提供本地化配套服务‌。

  同步发力的还有车载显示领域。蚌埠国显科技通过光场屏、空气成像等技术重新定义智能座舱体验,其车载前装显示模组生产线已为多家新能源车企定制化供货。企业依托18年显示技术积累,2025年车载领域订单预计突破3亿元‌。

  链式协同布局 强化产业韧性‌

  高新区以“补链延链强链”为主线,推动零部件企业集群式发展:

  纵向延伸‌:引入年产800万件汽车热成形超强钢项目、30万套新能源电动空调压缩机项目,完善轻量化材料与核心部件布局‌;

  横向拓展‌:建成覆盖镀铜、镀铬等全镀种的三大电镀产业园,形成200余条生产线规模,满足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需求‌;

  平台赋能‌:举办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促成36个总投资82.5亿元的项目精准落地,打通“整车-零部件”协同通道‌。

  绿色智造升级 抢占低碳赛道‌

  2024年,蚌埠高新区跻身“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区内企业国显科技、依爱消防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全省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投用,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为产业链低碳转型提供支撑‌。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车载显示模组、金属近净成型等智能化生产线推动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未来布局: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

  锚定2025年“十四五”收官目标,蚌埠高新区将持续放大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优势,重点攻关车用传感器、UTG超柔性玻璃等前沿领域。随着凯盛UTG技术应用于全球首款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以及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进程提速,高新区正加速形成“技术引领-场景驱动-全域配套”的产业新格局‌。

  当前,蚌埠高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已集聚185家链上企业,2024年实现营收超150亿元。这片淮畔热土,正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书写安徽新能源汽车强省战略的“高新答卷”‌。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