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安徽热点> 正文

徽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成效显著:99.3%事项线上可办,AI助力效率提升70%

  

  近年来,安徽省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改革成效显著,以数字化为引擎,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从理念转化为现实。截至2025年5月,全省99.3%的依申请事项支持线上办理,这一数据相当于每100项政务服务中,仅有不到1项需要线下窗口处理,其便捷程度堪比“指尖上的政务超市”。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安徽省依托江淮大数据中心平台和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构建的“皖事通办”体系,将分散的政务资源整合为“一站式”服务网络。

  数据驱动的服务革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

  安徽省通过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地域和时间限制。目前,21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国“跨省通办”,179项服务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例如,企业异地办理营业执照、个人跨区域提取公积金等高频需求,如今可通过线上平台“秒批秒办”,如同在手机银行转账般简单。这种突破性进展得益于数据开放原则的明确——政务数据被划分为“可公开”“有条件共享”等类别,确保安全与效率并重。

  AI赋能:公务助手“Ai皖美”的智能实践

  针对政务服务的痛点,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创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出“Ai皖美”助手。该工具集成无差别综窗、服务找人、公文写作等20余项功能,例如将复杂的政策文件自动生成白话版解读,或通过语音转文字技术实现会议记录自动化,大幅降低行政沟通成本。对于公众而言,系统能主动推送符合个人需求的政策福利,类似“智能管家”提前预判需求。某地企业主反馈:“过去申报补贴要反复咨询窗口,现在系统直接提醒并引导填写,效率提升超70%”。

  长三角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在区域协同方面,安徽省将179项高频服务纳入长三角“一网通办”清单,形成“同城服务圈”。以医保结算为例,三省一市居民在异地就医时,可通过统一入口完成备案和报销,流程从原来的5个环节压缩至1个,耗时由7天缩短为实时结算。这种协同机制如同搭建了政务服务“高铁网”,让资源流动速度逼近“同城效应”。

  未来展望:从“能办”向“好办”升级

  尽管线上办理覆盖率已达99.3%,安徽省仍计划在体验优化上深耕。下一步将重点提升老年人等群体的数字适配性,开发“语音导航”“大字模式”等适老化功能;同时扩大AI助手的应用场景,探索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流通安全。正如省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人所言:“政务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

  (注:全文数据及政策表述均综合自安徽省官方新闻发布会及政务公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