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安徽省国资委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93亿元,同比增长12.3%,利润总额217亿元,资产总额突破4.8万亿元,主要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51.6%,首次超越传统产业投资占比,标志安徽国资国企转型迈入“新质主导”阶段。
动能转换:战新产业领跑增长
投资结构升级: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先进光伏等领域投资额达785亿元,占战新产业总投资的76%;
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1.8%,带动安徽汽车产量跃居全国首位。
研发强度加码:
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3%,研发强度位列全国第4,新增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4%;
中国科大-海螺集团碳中和研究院落地,攻关氢能窑炉等12项低碳技术。
质效提升:经营指标双优化
产销协同增强: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9.4%,存货余额同比下降6%,出口销售收入增长21.8%;
资本运作活跃:省属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同比增长17.2%,铜陵有色混改引入战略投资43亿元;
绿色转型加速:海螺水泥建成全球首个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项目,马钢集团短流程炼钢占比提升至35%。
区域协同:新兴产业集群崛起
合肥都市圈:
肥西县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5.9%,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能分别攀升53.7%、126%;
江淮汽车与蔚来共建电驱系统产业园,实现1200伏碳化硅模块量产。
沿江科创带:
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集聚上下游企业137家,六轴关节机器人出货量占全国市场32%;
蚌埠玻璃院0.12毫米超薄柔性玻璃产线投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改革深化:市场化机制突破
科改示范:
合肥通用院试点“项目跟投制”,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至9个月;
皖维集团设立5亿元孵化基金,培育特种纤维材料等6个中试项目。
开放合作:
省属企业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3%,铜陵有色厄瓜多尔铜矿二期启动建设;
江淮汽车在匈牙利布局欧洲最大新能源商用车基地。
根据《安徽省属企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将实施200个战新产业项目,确保战新产业投资占比持续高于55%。随着一季度“开门红”目标的实现,安徽国资国企正以创新链重塑产业链,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
本文由作者笔名:百晓生 于 2016-11-21 10:52:00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anhuinews.co/wen/197.html